11月16日,江苏江阴利港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配套的500千伏桃花港开关站顺利投运,配套线路同步建成。这标志着江苏省今年最大火电项目的电力外送通道已具备并网条件,为后续机组接入电网、提升今冬电力供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扩大,电力系统对稳定调节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强。江苏省一批火电项目正通过技术改造,逐步由主力电源向调峰电源转型,积极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经济大省,江苏今年加快推进8个火电项目升级改造,目前已有5个兼具高效环保与深度调峰能力的项目陆续建成。
江阴利港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是江苏省能源建设重点工程,不仅具备深度调峰能力,也是江苏电网500千伏沿江通道和“北电南送”输电走廊的重要枢纽,将有力支撑苏南地区“十四五”末至“十五五”初期的电力负荷增长。
作为项目电力外送的“主动脉”,该500千伏电力送出工程于2024年11月8日开工建设,新建一座500千伏桃花港开关站,并架设总长12.9公里的输电线路及43基铁塔。据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宣伟锡介绍,工程投运后,将全面释放江阴利港电厂两台100万千瓦机组的发电能力,每年可向苏南地区稳定输送电量88亿千瓦时,相当于2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为区域能源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等挑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高效完成线路通道清理协议签订、开关站征地等关键前期工作,并配合完成25次线路停电施工。建设过程中,线路需穿越35千伏及以上等级线路14次,地形复杂、交叉作业多,建设团队创新应用二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采用机器人辅助换线,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破解技术难题。该开关站采用远方操作模式完成全站启动,整体启动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2倍以上,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江苏经验”。
在开关站建设期间,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克服夏季高温与台风影响,高质量完成GIS设备397个对接面的精准安装,并成功实施全国首次GIS设备增强耐压试验。此次试验新增老练阶梯并延长试验时间,较常规试验标准更为严苛,旨在全面检验安装工艺的极限水平,为实现工程“零缺陷”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江苏利电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机组采用二次再热技术,供电煤耗较常规机组降低10%,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20万吨。整个项目将于11月底投运,将为长三角地区注入新的发展能源动力。”
记者:张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