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早上八点,福源小区居民李阿姨在为家人准备好早餐,将孩子送到学校后,仅用5分钟就步行至高新工业园区的威广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就业帮扶车间,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过去是在家没有工作,工作的地方没有家。现在从家走到车间只要几分钟,收入稳定的同时还能把家里照顾好,工作起来特别踏实。”李阿姨手里熟练地赶制订单,脸上挂满了笑容。
6年前,李阿姨一家从宁远县清水桥镇桐木累村搬迁至福源小区,此前她一直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今年6月,社区就业车间招聘的消息传来,李阿姨立即报名并成功上岗,开启了家门口上班的新生活。
“现在生活、医疗、交通、孩子上学,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条龙’服务,这样的生活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谈起搬迁后的新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李阿姨笑着说,“我们老百姓的最大心愿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希望未来我们家一直这样幸福下去。”
推门见绿的步道、设施齐全的广场、干净整洁的环境、便利舒适的15分钟生活圈、“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家门口就能上班的就业车间……这里是湖南永州宁远县文庙街道绕城线主干道旁的福源小区,已安置易地搬迁对象375户,1668人,安置点涉及的乡镇街道有:文庙街道18户,柏家坪镇21户,保安镇24户,东溪街道2户,禾亭镇40户,九嶷山54户,冷水镇5户,鲤溪镇59户,棉花坪乡28户,清水桥镇13户,仁和镇4户,水市镇6户,太平镇15户,桐木漯乡14户,湾井镇7户,五龙山乡23户,中和镇43户。常住人口1662人搬迁群众的幸福家园。
福源小区作为宁远县供电公司和宁远县工改办乡村振兴定点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近年来,该公司及宁远县工改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持续创新治理模式,优化社区服务,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搬得出”更“稳得住”“能发展”。
近年来,供电公司乡村振兴服务队始终把解决群众的就业创业问题放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以“三送一供一开发”模式,依托宁远县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送岗、把扶贫车间建在群众家门口、社区物业公司送岗、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纯手工材料居家就业、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全方位进行兜底保障,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安居是基础,乐业是关键。”该公司乡村振兴扶贫工作队队员陈月勇介绍说,我们工作队进村以来,我们福源小区以党建为引领,从社会治理好、为民服务优等方面协同发力,高质量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通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提供100多个岗位
乐业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安居,如何让这份幸福持续升温?福源小区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等生活配套设施与服务,积极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社区卫生室、警务室、便民超市、药店、快递服务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搬迁群众的“烟火日常”满是温馨便捷。
“我家就住在旁边的福源小区,下楼就能看病拿药,走路五分钟就到,也不用过马路,对我们这种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真的非常方便。”患有长期高血压的七十五岁高龄社区居民蒋桐生,谈及这个家门口的医院,连连称赞。按照小病不出社区、诊疗费最低的原则,福源小区卫生室为社区群众提供了最便捷的医疗服务。
幼有所学、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福源小区以搬迁群众的幸福感为标尺,以满足辖区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为目标,不断新建并增加了公共停车场、休闲活动广场、健身娱乐设施、消防安全文体器材等,让搬迁群众的生活圈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基础。国网宁远县供电公司聚焦农村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开辟办电绿色通道,深化“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服务,确保客户早接电、早用电、用好电,不断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满意度。
展望未来,国网宁远县供电公司将继续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持续深化“村网共建”,优化供电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宁远大地谱写“电靓和美乡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该公司党委书记信心满满,他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五年,我们将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治理实效,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就业创业服务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持续发力,把福源小区打造成为‘幸福社区·魅力福源’,让搬迁群众腰包更鼓、精神更富足、笑容更加灿烂。”
作者: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