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上海航天的这一发明创造用在了青岛港
admin

上海航天的能源技术民用化迎来重大突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811所提供的60千瓦燃料电池近日已在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港——青岛港完成安装,将为港口“轨道吊”设备提供能源动力,清洁高效开展集装箱吊装作业。这是全球燃料电池首次在港口“轨道吊”实现应用。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能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作为公认的清洁能源,氢能相比其他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来源多样、可储存、可再生、热值高、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以往,青岛港的自动化轨道吊采用的是直径6米、重达3吨的高压卷盘电缆装置供电,这个长达约500米的“大辫子”,电压高达1万伏,既不安全,也不方便。相比之下,燃料电池系统不仅减轻了设备自重,降低了设备机构的复杂度、维保量,而且发电效率高、无噪声,安全性也好,并可实现零排放。

据了解,811所早在2001年就开始燃料电池的相关研发,在国内最早开发出薄型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掌握了电堆以及金属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自主核心技术,获专利授权21项,并斩获第21届工博会“空间产业暨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展”产品金奖。

航天技术历来有“落地容易、生根难”的说法。这一次811所打破了“魔咒”。2019年,为打通燃料电池规模化制造瓶颈,811所积极布局燃料电池产业,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全流程燃料电池生产线,并完成了30千瓦至100千瓦的系列化产品定型,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港,选择与811所合作,是偶然,也是必然。

上海航天811所该项目负责人张伟说,经合作伙伴推荐,今年初青岛港到811所现场调研,对该所燃料电池产品技术水平充分肯定,但要求一个半月交出样机。按正常流程,该套产品从设计到完成,至少需要4个月时间才能出产品样机。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交付?项目组以通用型60千瓦燃料电池系统为基础,按照港口轨道吊的要求,进行了针对性的标定和调整。从今年1月开始,张伟带领团队日夜攻关,不断修改设计方案。3月25日,产品运输到青岛港,随后顺利完成了该套燃料电池系统的装机调试,目前运行一切正常。后续还将进行3个月试运行,为后续产品的批量应用开展技术验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沪指收盘上涨0.01%,创业板... 每经AI快讯:北京时间7月23日15:00,上证指数收盘上涨0.44点,涨幅为0.01%,报收358...
超亿千瓦时!茂名石化投用5个光... 在茂名石化的厂区与办公区内,深蓝色的光伏板矩阵在阳光下高效运转,这些分布于厂房屋顶、闲置土地的光伏发...
不止是电!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点亮... 2025年7月19号,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超级大水电站正式动工,按理来说这本该是相关专业圈里关注...
原创 大... 近日,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启动的巨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项工程对我国来说有着非常重...
探访青海清洁能源外送的核心枢纽 这是7月25日在青海省共和县拍摄的±800千伏特高压青南换流站(无人机照片)。 ±800千伏特高压青...
赣锋锂业在青海设立综合能源开发... 7月25日,赣锋综合能源(青海)有限公司在青海省西宁市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光坤,总经理黄忠喜,注...
超级水电概念热度持续升级!中证... 截至2025年7月23日 10点53,中证2000指数下跌0.36%。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深水规院领...
“退休”后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都去... 物理破碎、湿法冶金、提炼出可再造电池的原材料……近日,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的富奥智慧能源科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