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1年来14省检察机关起诉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同比上升120.4%
admin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李楠楠、薄晨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事业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2020年6月,最高检联合公安部、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共同部署开展了为期3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江流域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加大长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长江流域非法捕捞违法犯罪的态势得到明显遏制。1年来,长江沿岸14省(市)检察机关共起诉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5331件8464人,同比分别上升120.4%和104.5%。

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表示,当前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具有多发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非渔民非法捕捞案件占绝大多数等特点。其中,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偷捕,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手段隐蔽,有完整的捕供销利益链条。还有一部分是社会闲散人员,他们使用简易但危害较大的捕鱼装置偷捕,行为发生往往具有较大随机性和分散性。从发案原因看,一些案件系因群众对长江“禁捕”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禁用工具、方法”的法律规定了解不全面导致。

长江的新生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守护。对于预防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建议,首先,不仅要禁止捕捞还要管住市场,不销售、不购买、不食用、不经营野生长江鱼是每个人为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其次,水产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水产资源进行捕捞,都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对作业类型、场所、时限和渔具规格的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国家明令禁止捕捞的珍稀鱼类和保护动物,在任何时间、任何方式和任何地点捕捞的,都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相关执法部门还要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通过持续曝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等方式,告知公众此类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形成全民共同参与保护长江的良好氛围。”该负责人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即将迈上60台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张雨薇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即将再增一台。 11月22日,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
新能源汽车周报(11月第三周)... 《新能源汽车周报》电子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每周一发送,如需查看完...
梅州供电局:架起“电力桥梁” ... 作为梅州高质量发展的“电力引擎”,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下称“梅州供电局”)始终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星途广州车展新品齐发,ET5领... 11月21日,以“新科技 · 新生活”为主题的第23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星途汽车携多款重点...
汽车行业分化加剧:谁能率先走出... 日前,多家车企相继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分化...
山西实现低压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 记者11月20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一套覆盖全省11个市、115个县域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功率...
成都造!全球首台商用超临界二氧... 11月19日至20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举办建院60周年暨纪念彭士禄院士诞辰百年媒体活动。 记者...
霸王茶姬创始人迎娶“最美光伏二... 近日,关于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和天合光能创始人之女、公司联席董事长高海纯结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