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望在年实现净零排放
admin
2022-11-11 09:38:48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中国生态大省,也是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最新科学研究指,青海省净碳排放量已于2018年达到峰值,若实施全面绿色发展政策,则有望在2037年实现净零排放。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钟德钰10日表示,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碳排放量与固碳潜力各不相同,分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必然选择。青海碳中和潜力主要源自较低的碳排放量、较高的碳汇能力。

据记者了解,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91%,占中国清洁能源装机的18%,持续保持中国领先。同时,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该省草地面积59206.23万亩,湿地和水域面积超1亿亩,湿地面积中国最大。

近两年,上述研究团队通过模型预测,得到基准情景、节能减排情景、绿色发展情景、粗放发展情景4种情景下净碳排放量的历史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省已在2018年实现碳达峰,当前已进入碳排放负增长阶段,和中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相比,青海省达峰时间提前了12年。

同时,按照上述4种情景下的预测结果表明,如按照基准情景假设,维持当前发展速度和能源改革节奏,青海省预计在2053年实现碳中和;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能源改革,采用节能减排情景模式,可提前至2045年实现;如实施全面绿色发展政策,在节能减排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用量,并同步适度减缓经济发展速率,则有望在2037年实现;如采用粗放发展模式,则无法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

钟德钰介绍,青海省当前能源使用效率较低,清洁能源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对于减排规划,青海需要进一步发挥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潜力。

而对于固碳规划,钟德钰表示,改善生物碳汇的气象约束条件是增加青海省固碳量的途径之一。此外,青海干旱区土壤碳封存技术、光伏发电与林草封育的集成互补技术、各类碳捕捉利用封存技术等均是增加青海省固碳量的重要手段。

上述研究获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力风电(301155)11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3日收盘,海力风电(301155)报收于86.58元,下跌1.1...
【ETF动向】11月13日天弘...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3日,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基金(159857)涨1.94%,成交额4.16亿...
第十七届无锡国际新能源展览会启... 11月13日上午,第十七届无锡国际新能源展览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启幕,本届展会以“能碳未来·绿动...
华泰证券:四代核电发展或在“十... 人民财讯11月14日电,华泰证券认为四代核电发展或在“十五五”迎来关键机遇期,主要驱动力有三点:1)...
内蒙古新能源多式联运项目入选交... 11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第二批31个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名单。由内蒙古自治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供暖季能源保... 人民日报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刘志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2025—2026年供暖季能源保...
原创 坚... 随着两台巨型的起重机的缓慢的起吊,一处浙江的码头上 suddenly的出现在我们眼前一个庞然大物的形...
扛牢能源稳定供应责任 确保人民... 本报讯(记者 宋敏)11月13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今冬明春保暖保供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
我省首个新能源固废资源化利用项... 11月12日,在山西·潇河新城举行的新能源固废综合处置发展论坛上,我省首个新能源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
如东边检:护航能源“暖流” 守... 随着11月首艘能源船舶的靠泊,如东洋口港冬季保供进入倒计时阶段。据统计,至此全国最大LNG能源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