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光伏项目(陕西光伏产业现状)
admin
2023-03-07 09:20:37

今年伊始,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再次加大在陕投资,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签约总投资约452亿元的年产100吉瓦单晶硅片和50吉瓦单晶电池项目,开启了企业加速西北地区战略布局的新一轮序幕。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链大规模“西迁”。昂“龙头”,聚产业,陕西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紧紧抓住产业链转移的历史机遇,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向发力,在补链延链强链中实现要素集约、创新集成、企业集聚,形成了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光伏产业发展集群。

如今,在陕西,以隆基绿能、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凌美畅)等为代表的光伏“龙头”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链各环节配套企业有效集聚,上下游联动的光伏产业链正在加速聚变。

镜头一一位“光伏人”的心愿

深耕光伏技术研发42年,67岁的隆基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实现光伏原创性技术的突破。去年,他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2022年11月19日,在第十六届国际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隆基绿能对外发布消息: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认证报告显示,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这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晶硅电池转换效率纪录以来,时隔5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企业创造的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电池转换效率每提高0.01个百分点都意义重大。”徐希翔说,26.81%是不分技术路线前提下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其产业意义在于降本增效明显,为降低度电成本提供了更大空间。

近年来,为实现放大每一缕“阳光能量”,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的隆基绿能锚定产业发展前沿,持续增加经费和人才投入,设立隆基中央研究院,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光伏行业技术进步、降本增效积极探索。2012年至今,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160亿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企业研发投入达3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8%,占比进一步提高。

“26.81%不仅是一项世界纪录,我们要做的是把它变成产品。现在,我们加班加点全力加快量产步伐,已经进入中试阶段。”徐希翔说,隆基中央研究院是公司开展光伏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平台,汇聚了企业最顶尖的研发力量,目前拥有超过千人的研发团队,能快速将技术导入生产经营,形成技术、产品领先的惯性。

纵观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创新是持续推动发展壮大的核心动力。作为全球光伏“龙头”,隆基绿能的成长不仅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更是企业搏击市场风浪、赢得主动的生动写照。

从2021年4月至今,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隆基绿能屡破技术“天花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连续14次打破多种技术路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成功攀上全球光伏技术的创新顶峰。

2023年,作为“光伏大脑”的隆基中央研究院将基于秦创原强大的科技产业融合聚集能力,为光伏产业快速创新发展提供源动力。

镜头二一根金刚线的降本“实践”

在隆基绿能的成长过程中,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金刚线起到了关键作用。

2月27日,指着展厅里陈列的展品,杨凌美畅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周湘说:“相同质量的硅棒切出的硅片越薄,数量越多,就越省钱。而要切割更多的硅片,就要使用更细的金刚线线径。”

成立于2015年的杨凌美畅,是一家从事电镀金刚石线及其他金刚石硬工具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产业的切片领域。

近年来,依托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杨凌美畅迅速崛起,成为光伏细分领域的“龙头”,市场占有率超50%。2022年,该公司产值超35亿元,拥有生产线751条,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金刚线生产企业。

“过去,硅片切割使用的是游离砂浆,这种方式效率低、环保差。同样切一片硅片要使用80米的砂浆线,而金刚线却只用4米左右。”周湘说,公司生产的金刚线已经突破行业专家预测的极限值,直径达到30微米,对产业链前端降本起到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降本增效都是光伏产业的“主旋律”,并渗透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随着光伏产业链对降本增效的要求不断提高,金刚线切割技术的市场需求激增。

然而,这项技术曾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为了填补国内空白,杨凌美畅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团队持续攻关,成功研发出80微米的金刚线,并不断优化设计、改进工艺,产品迅速进入量产。2015年底,该公司第一卷金刚线产品下线,2016年6月产品月销量突破10万公里,2017年11月产品月销量突破100万公里。

随着金刚线快速替代砂浆线,并向产业链下游渗透,隆基绿能将金刚线应用于硅片切割工艺中,实现大幅降本增效。2018年,硅片行业纷纷开始更新换代,金刚线全面替换砂浆线,成为晶硅切片的主流工艺。2018年,杨凌美畅金刚线年化产量突破2400万公里。

“目前,金刚线用于光伏硅片切割的占比超90%。”周湘说,公司发展迅速,产能快速扩张。今年,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美畅产业园开始建设,建成投产后,金刚线产能将增长一倍。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杨凌美畅在巩固光伏硅片切割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成立金刚石原料公司,并积极尝试其他基础材料替代的可能性,为光伏产业进一步降本增效而努力。

镜头三一座新城的产业链“全景图”

光伏行业里的新动向,是路宏伟每天关注的重点。

作为西咸新区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管理服务办公室主任,路宏伟通过不断学习,硬是让自己这个光伏“门外汉”成为“内行人”。

“要为企业做好服务,就必须成为‘懂行的人’。”路宏伟说,光伏项目投资大,产业效应突出,示范作用明显。为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保障隆基绿能电池项目的快速推进,泾河新城成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项目推进联席会议机制,推动170项任务按时或超前完成。

前不久,隆基绿能对外发布公告:公司拟将西咸乐叶年产15吉瓦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变更为西咸乐叶年产29吉瓦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产能比原项目提高93%。

从15吉瓦扩产到29吉瓦,这不仅源于隆基绿能对技术领先、市场反馈的信心,还源于企业对政府的信赖。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优势明显,乘着产业向西迁移的“东风”,隆基绿能持续在陕加大投资,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2020年至今,该公司在陕累计投资额超3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1.5万个。

以隆基绿能为依托,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围绕光伏产业上下游及核心配套设备、材料建设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秦创原两链融合促进器示范区、全国光伏产业和科研高地。目前,泾河新城编制完成光伏产业链“全景图”,梳理技术研发、光伏切片、电池、组件4个环节25项生产工艺流程,共计77家重点配套企业,着力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为主体的产业高地,全力推进千亿级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

眼下,“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正在显现。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系列项目、隆基中央研究院总部项目、拉普拉斯光伏及半导体工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创普斯磷酸铁锂产业园项目、陕煤研究院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一大批光伏产业上下游重点项目快速在陕落地。

路宏伟说:“今年,我们将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光伏产品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骨干企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光伏生产、制造、应用和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光伏产业集群新高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子洁能“一带一路”深耕见成效... 近日,西子洁能(002534.SZ)在海外市场再下一城。公司官宣与尼日利亚荣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
风电智能运维国际标准获批发布 人民网上海11月21日电 近日,由国网上海电科院牵头制定的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基于机器视...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党委书记、...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
“川电入苏”特高压输电工程输送... 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电(记者陈圣炜)记者21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两条“川电入苏”特高压...
广发基金的光伏ETF龙头(56... 11月21日,光伏ETF龙头(560980)报收0.668元,收跌5.11%,成交金额6595.5万...
电力“加冕” 储能接棒 AI竞... 来源:上海证券报 科技投资的叙事正在发生新变化。全球AI竞赛的下一站已转向电力,而储能作为一度沉寂的...
特变电工:公司为多个核电项目提... 特变电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多个核电项目提供电力设备;公司凭借在高端电力设备制造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
嘉实基金的央企能源ETF(56... 11月21日,央企能源ETF(562850)报收1.22元,收跌2.48%,成交金额890.0万元。...
国泰基金的光伏50ETF(15... 11月21日,光伏50ETF(159864)报收0.602元,收跌5.79%,成交金额4310.3万...
嘉实基金的绿色电力ETF(15... 11月21日,绿色电力ETF(159625)报收1.195元,收跌2.21%,成交金额1648.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