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加冕” 储能接棒 AI竞赛新叙事?
创始人
2025-11-21 17:33: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科技投资的叙事正在发生新变化。全球AI竞赛的下一站已转向电力,而储能作为一度沉寂的赛道,因其解决电力瓶颈的核心能力与“困境反转”逻辑,一跃成为市场的新风口。

下半年以来,科技和新能源板块联袂上涨,“用AI发电”渐成市场主流。展望明年,产业趋势能否持续?机构如何进一步引导新的叙事方向?对此,上海证券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解答以上疑问。

“AI的尽头是电力”

“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芯片供应不足,而是电力供应短缺。如果无法解决,大量的算力芯片就会积压在库房里而无法使用。”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近日在一期播客节目中表达了他的担忧。

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AI的尽头是电力。

“AI热潮使数据中心需求迅速膨胀,而数据中心作为‘超级耗电大户’,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可以这么说,电力就是AI竞赛的新战场。”沪上某公募研究员罗峰(化名)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罗峰看来,当前西方国家电网系统整体老化,且供电侧的建设周期漫长、流程复杂,难以支撑各地数据中心指数级增长的用电需求。在此背景下,能够模块化部署、快速铺设的“光伏+储能”系统正成为解决数据中心耗能缺口的最佳方案。

“AI的故事远未完结,只是换一种方式来讲。”沪上某中型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张亮(化名)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科技股经过一轮演绎,资金兑现的需求比较强烈,随着三季报披露完毕,海外云服务提供商纷纷上调资本支出,AI的确定性增长进一步激发了对电力紧张的忧虑,从科技到新能源“高切低”的市场行为已经开始趋向主流。

储能因此成为资金集中追捧的方向。

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王勇(化名)告诉上证报记者,储能板块的复苏不仅受益于AI等新兴需求驱动,也得益于其自身的“困境反转”逻辑。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环境向成长风格切换,以及“反内卷”政策的持续催化,高速增长的储能受到资金青睐,逐步走出行业底部,开启了新一轮景气周期。

从机构调研也可以一窥端倪。东财Choice调研记录显示,10月以来,主攻钠电材料的容百科技在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接待机构数量排名第一,接待了近400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未来5年,在AI发展带动智能电网、波动性可再生能源使用激增的背景下,储能市场将迎来新一轮需求爆发。

资金“激战”新能源景气方向

一方面,新的叙事体系仍在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宽幅震荡的市场格局下,产业的中长期逻辑和资金的短期逻辑在碰撞中必有矛盾产生。

“明年增长20%还是80%?这其中有巨大的博弈空间。”张亮认为机构对未来储能的增速预期仍有些分歧。但从基本面来看,在此前新能源行业整体处于底部的情况下,储能尤其是大型储能的增长空间相对确定,并且资本市场已给予了积极响应。Choice数据显示,中证储能产业指数自今年4月初以来至近期高点,区间涨幅已经接近70%。

短期大涨后估值透支了吗?王勇对此不以为然。“在所有新能源资产中,储能的成长性最为突出。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后周期资产,其增速理应超越新能源发电等前期环节。从远期空间看,储能有望通过‘光储平价’打破现有天花板,呈现更强的长期成长属性。”

罗峰对当前储能板块的估值也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支撑这一判断的核心逻辑在于,市场对明年储能需求增长的预期较为一致,当前相关龙头企业的估值水平并未完全反映这一增长潜力。再向上游看,锂电材料环节在量价齐升的周期中,即便市场已对价格上行有所预期,但行业高增长的背景下,其估值依然具有性价比。”

不过,未来是“放手一搏”还是“防守一波”,主要取决于资金的属性和对业绩的诉求。

“短期来看,由于储能板块近1个月涨幅较大,一些资金可能会有获利了结需求,同时有投资者可能会担心上游材料涨价抑制中下游需求等问题,从而盘面上会出现一些博弈。”但张亮研判这并未能动摇市场共识,从较长维度去看,储能板块的上行趋势是不变的,且更多资金有望逐步入场,大幅度集中兑现现在预计不会发生,板块整体调整幅度相对有限。

王勇进一步剖析称,核心还是储能行业增速以及远期空间的问题,投资逻辑其实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储能行业有两个比较大的特点:一是储能行业已形成由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不至于行业竞争过于激烈和恶化;二是行业过去存在的较大供需错配,能在快速增长中被需求有效消化,从而维持高增速,其内卷程度或远低于此前的光伏行业。

基金经理热议产业链新机遇

少有人走过的路才有好风景。当储能迎来景气上行周期,真正的投资机遇或隐藏在那些供给扩张无法一蹴而就的“瓶颈”领域。

罗峰认为,在当前储能产业链中,投资价值的核心判断标准在于供给端的约束强度。供给最紧张、扩产难度最大的环节,往往具备最强的议价能力和持续的投资价值,这一逻辑在过去两个月的市场中已有所体现。

例如,近期产业链上游的碳酸锂、锂电材料价格迎来显著上涨,11月9日上午,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触及10万元/吨关口。

“背后反映的是供需的不断变化。”银河基金基金经理李一帆向上证报记者分析称,过去2至3年碳酸锂在价格下跌过程中,企业的资本开支逐步走低,当前碳酸锂过剩的局面已经大幅改善,2026年往后的增量将进一步下降,而动力电池和储能的整体需求正在大幅增长,因此供给“紧平衡”和需求持续上行构建了坚实的上涨逻辑。

“当前储能电池的需求十分旺盛,许多电池厂的储能电池排产已经到了2026年年中甚至下半年。而从锂电材料的产能利用率来看,头部公司大都已经满产,中小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也大幅提升,锂电材料当期普遍是比较紧缺的。”王勇经过多次调研得出这个结论。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锂电材料价格的上涨态势预计将具备一定的持续性,空间主要取决于需求强度。但其幅度相对可控,对中下游的需求抑制作用有限。

在罗峰看来,为满足中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需保障上游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以激发其扩产意愿与能力。与此同时,过去3年上游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头部企业与二三线企业之间已形成10%至15%的单位成本差距,因此头部企业也更倾向于维持当前有序的竞争态势,推动产能按需稳步扩张,以匹配未来需求增长。

来自产业的声音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近日在“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上表示,2026年碳酸锂需求增速或达30%,需求达到190万吨,同时供给能力预计增长约25万吨。“如果明年需求增速超过30%,短期内供给无法平衡,碳酸锂价格可能会突破15万元/吨,甚至20万元/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核电:已回购3799.08... 中国核电11月21日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
广发基金的能源ETF广发(15... 11月21日,能源ETF广发(159945)报收1.178元,收跌2.08%,成交金额279.0万元...
西子洁能“一带一路”深耕见成效... 近日,西子洁能(002534.SZ)在海外市场再下一城。公司官宣与尼日利亚荣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
风电智能运维国际标准获批发布 人民网上海11月21日电 近日,由国网上海电科院牵头制定的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基于机器视...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党委书记、...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
“川电入苏”特高压输电工程输送... 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电(记者陈圣炜)记者21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两条“川电入苏”特高压...
广发基金的光伏ETF龙头(56... 11月21日,光伏ETF龙头(560980)报收0.668元,收跌5.11%,成交金额6595.5万...
电力“加冕” 储能接棒 AI竞... 来源:上海证券报 科技投资的叙事正在发生新变化。全球AI竞赛的下一站已转向电力,而储能作为一度沉寂的...
特变电工:公司为多个核电项目提... 特变电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多个核电项目提供电力设备;公司凭借在高端电力设备制造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
嘉实基金的央企能源ETF(56... 11月21日,央企能源ETF(562850)报收1.22元,收跌2.48%,成交金额8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