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admin
2023-03-07 12:12:55

3月5日(星期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在能源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提到以下内容:

过去一年

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基本稳定。

针对全球通胀高企带来的影响,以粮食和能源为重点做好保供稳价。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增加煤炭先进产能,加大对发电供热企业支持力度,保障能源正常供应。在全球高通胀的背景下,我国物价保持较低水平,尤为难得。

过去五年

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批防汛抗旱、引水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电装机容量增长40%以上。

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力。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将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从50%、75%提高至100%,并阶段性扩大到所有适用行业,各类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年度规模已超过万亿元。

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力促进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预算内投资引导和撬动社会投资成倍增加,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重点支持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全面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

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关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原标题:【两会】关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核电:已回购3799.08... 中国核电11月21日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
广发基金的能源ETF广发(15... 11月21日,能源ETF广发(159945)报收1.178元,收跌2.08%,成交金额279.0万元...
西子洁能“一带一路”深耕见成效... 近日,西子洁能(002534.SZ)在海外市场再下一城。公司官宣与尼日利亚荣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
风电智能运维国际标准获批发布 人民网上海11月21日电 近日,由国网上海电科院牵头制定的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基于机器视...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党委书记、...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
“川电入苏”特高压输电工程输送... 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电(记者陈圣炜)记者21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两条“川电入苏”特高压...
广发基金的光伏ETF龙头(56... 11月21日,光伏ETF龙头(560980)报收0.668元,收跌5.11%,成交金额6595.5万...
电力“加冕” 储能接棒 AI竞... 来源:上海证券报 科技投资的叙事正在发生新变化。全球AI竞赛的下一站已转向电力,而储能作为一度沉寂的...
特变电工:公司为多个核电项目提... 特变电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多个核电项目提供电力设备;公司凭借在高端电力设备制造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
嘉实基金的央企能源ETF(56... 11月21日,央企能源ETF(562850)报收1.22元,收跌2.48%,成交金额8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