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参加完四川资阳供电公司核心业务班组培训后,雁江区供电公司供电营业班副班长李佳铭把学到的服务技巧和流程规范整理成班组业务“改进清单”。“培训中用数字化手段缩短业扩接电时间的内容让我很受启发。”李佳铭说。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年初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纵深推进班组建设,通过建强管理机制、应用数字技术、拓宽成长通道,提升班组核心能力,让员工能干会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优机制强保障 凝聚建设合力
“我们在供区内设立了6个作业小组,实行‘1+1+N+Q’协同作业机制,由1名网格长统筹、1名设备主人负责、‘N’名党员服务队红色网格员联动、1名全能尖兵也就是‘Q’作为支援,做到抢修不延时、互动零距离、服务无死角。”攀枝花供电公司市区供电中心计量及采集运维班班长黄晓东介绍。
国网四川电力坚持“省公司管总、分专业主建、各单位主战”原则,成立由省公司主要领导组成的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专题研究机制,聚焦班组能力提升、资源保障、人员配置、实训实战、班组减负、激励机制等关键问题定期组织研讨,推行会商、反馈、评价、通报四项机制。该公司党委制定了关于提升班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班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设备、营销、数字化、建设、调度五个专业班组核心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从顶层设计上拧紧责任链条。
5月,国网四川电力班组建设领导小组深入31家单位的254个班组,与2300余名员工面对面交流。从变电站运维班组到大数据分析班组,从营销窗口班组到建设专业一线班组,领导小组既关注班组建设工作落实情况,也收集班组员工实际困难,并梳理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
年初以来,各地市供电公司积极探索贴合实际的班组建设路径。成都供电公司创新“月例会、季诊断、年总结”闭环机制,每月跟踪重点任务,每季度开展问题诊断;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制订7类班组建设标准化手册并动态修订,让每个班组都有操作指南……目前,“党委领导、工会归口、专业分管、基层主抓、建强班组”的工作格局已经在国网四川电力全面形成。
数字技术添翼 班组减负提效
“这个指标看板能整合多个系统的数据,我们不用再来回切换系统查找数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成都供电公司簇桥供电所所长程亮对供电所指标看板赞不绝口。这个数字化工具能搜索整合营销2.0、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多个系统数据并统一展示,还能自动标红异常指标,帮助员工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响应。
国网四川电力持续推动班组业务数字化转型,为一线班组减负增效。该公司深化光明电力大模型等数智平台和系统的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数据分析、故障研判和客户服务中;加快高端智能化装备的配置和更新迭代,实现班组业务在线化、作业移动化、信息透明化,提升班组作业效率;打通各类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进一步助力班组提质增效。
在眉山供电公司,数字技术为班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生产管控舱和专业保供舱实现业务可视化,流程自动化机器人(RPA)替代人工完成数据采集和跨系统校验,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的虚拟变电站成为员工的“练兵场”……今年上半年,国网四川电力累计投入5.6亿元用于配置高端智能化装备和建设实训场等。营销专业班组新增反窃查违记录仪1784套,设备专业班组配备电导率测试仪等仪器332台。
搭平台拓通道 锻造尖兵队伍
入职3年的天府新区双流供电公司用电检查及电费账务班青年员工何国威,牵头完成了质量管理小组项目“违约电费自动计算工具的研发”。该成果获得了天府新区供电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奖三等奖。“这多亏了单位为我们搭建的质量管理小组创新竞赛平台。”何国威说。
国网四川电力常态化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成果竞赛,不仅为班组员工配备专业导师指导选题,还为获奖小组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并将竞赛结果与技能等级认定、重点项目参与资格直接关联。像何国威这样通过竞赛崭露头角的青年员工,很快被国网四川电力纳入“雏鹰计划”重点人才培养计划,让他们在更大平台施展才华,实现从“新兵”到“技术尖兵”的蜕变。
为了让班组人才“冒得出、留得住、用得好”,国网四川电力持续畅通成长通道,为班组员工搭建清晰的职业发展阶梯。该公司将班组长任职经历纳入干部晋升重要考量因素,年初以来已有37名班组骨干获得晋升,其中10人从班组长岗位直接提任,“干好班组事、能上更高岗”已成为鲜明导向。
此外,国网四川电力充分发挥岗位技能评价基地、技能等级评价基地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核心专业技能岗位能力评价、技能等级评价,确保班组员工练有方向、考有成效。今年上半年,国网四川电力418名技能类兼职培训师通过认证,2448人通过技能等级评价;新增52个培训场所、178套培训设施。(罗怡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