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组委会颁奖辞
为陌生人两次捐献干细胞,跨越生死,为乡亲们三年驻守薄弱村,走向富裕,扶危济困,热血不冷。
聚水成川,初心燎原。
你站在时代的前沿,脚下有泥,手上有力,心中有光。
8月16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山东威海供电公司员工吕明玉登台领奖。
吕明玉在威海昆明路彩虹驿站为前来休息的环卫工人送水。(威海供电公司供图)
吕明玉用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和十余年如一日的公益行动,传递了真善美的力量。
救人救到底:素昧平生却血脉相连
2011年4月12日,山东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37岁的吕明玉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血细胞分离机发出低沉的嗡鸣,她的血液在体外循环了11000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被反复过滤了三遍。5个小时的采集后,1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紧急送往江苏苏州,输入到一位受捐者体内。
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场生命接力已经圆满结束时,命运的考验再次降临。当年9月29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一通电话让吕明玉的心揪紧了:受捐对象的免疫力突然下降,生命垂危,急需她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救命。此时,吕明玉还在康复期。间隔不到半年连续捐献,这在山东省内尚无先例。家人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年迈的父母含泪劝她:“孩子还小,你总想着别人,自己家怎么办?”家庭会议上,亲人的心疼与担忧像沉重的磨盘压在她的心头。
夜深人静,吕明玉辗转难眠。最终,她耐心说服家人:“如果我不去,我这辈子都会活在后悔里。”
救人救到底,这一次吕明玉捐献了64毫升淋巴细胞混悬液。她成为山东省首位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不久后,来自受捐者的一封信和一方丝巾辗转送达到吕明玉手上。信中说:“吕姐,我可以活下去了,我的孩子有妈妈了,我的妈妈有女儿了。感谢你给了我两次生命。”
吕明玉的一腔热血不仅挽救了一个家庭,也点燃了更多人的善念。在她的感召下,威海供电公司累计有260名员工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1000多人次参与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超过30万毫升;3名员工先后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帮扶帮到底:孙家西山村成了乡村振兴示范村
2018年6月,吕明玉来到威海市文登区环山街道孙家西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那时,孙家西山村村民的房前屋后堆满杂物,400余米长的村南河沟淤塞多年,整个村子缺少路灯照明。
“人居环境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前提。”掌握孙家西山村基本情况后,吕明玉决定以治理村南河沟为切入点,尽快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吕明玉带领村民清理垃圾,疏通河沟淤泥。经过四个月的奋战,村里“污泥遍布河沟”的问题彻底解决。与此同时,吕明玉带领村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扩建了村中心广场,还在道路两旁安装光伏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吕明玉知道,要让村民的生活真正好起来,必须发展产业。走访中,她发现村里妇女们蒸的花饽饽造型精巧、麦香浓郁。她认为,这是村民增加收入的优势资源。
村里一没设备,二没厂房,但这难不倒吕明玉。她跑遍了文登区大大小小的花饽饽厂调研。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一家花饽饽厂同意和孙家西山村“共享设备、错峰生产”。于是,在那家企业下班后,吕明玉就带着村里人去干活。“借锅”蒸出的花饽饽,第一个月就为村里赚了5万元。
这5万元不仅是吕明玉带领孙家西山村村民创业的“第一桶金”,更激发了村民勤劳致富的信心。此后,吕明玉申请专项资金,把废弃的村委会旧大院改造成了600平方米的花饽饽生产车间,并添置了专业生产设备。
驻村帮扶期满后,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吕明玉主动申请延期,又在村里多待了一年半。利用“慧农帮”电商平台,她把村里的花饽饽和山野菜销往全国,仅2019年春节就售出花饽饽5000箱。3年半的倾情付出,换来的是孙家西山村集体创收160多万元。村民们说:“这样的干部,俺们认!”
2020年,孙家西山村入选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名单。
守护守到底:善举温暖整座城市
2016年,吕明玉从女儿茸茸的口中得知,她的同桌小森因为几十元的课本费愁眉不展。原来,小森的父亲因事故高位截瘫,母亲离家出走,奶奶重病卧床。从此,女儿有的学习用品和衣物,小森也总有一份。吕明玉知道,输血不如造血。为了帮助小森的父亲重拾生活信心,她一边开导鼓励对方,一边查政策、跑手续,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帮他开起了修车铺。如今,小森的家人逢人就说:“是吕姐给了我们这个家重生的希望。”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十多年来,吕明玉先后资助了8名困难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完成学业。“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她常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2021年,吕明玉担任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威海)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她和队员们打造了“音为你”文艺助老、“银丝剪”义务理发、“情系朝阳”助学等志愿服务项目。71岁的宋阿姨是共产党员服务队长期帮扶的对象。13年前,一场车祸夺走宋阿姨独子的生命,老人受到打击,从此很少出门,不愿与人交流。吕明玉和队员们一次次轻叩那扇紧闭的门扉,最终用真诚打动了老人。在与队员们接触了一年后,宋阿姨开始打电话,分享她的日常生活:家里花开了,包的饺子很好吃……吕明玉知道,老人心里的那盏灯,重新被点亮了。
截至目前,共产党员服务队已为46家敬老院的老人、居民社区的2858位老人、290名困难家庭学生送去关爱,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这支身着红马甲的队伍,用点滴善举温暖着这座城市。
吕明玉如一点光,照亮了受助者的希望,也汇集了更多人心中向善的光。这些微光汇聚起来,形成了璀璨星河。(毕建伟 刘中华 宋英红)
下一篇:他们为工程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