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上市企业半年报!上游吃肉、中游挣扎、下游喝汤
创始人
2025-09-01 11:33:45

8月下旬,风电上市企业集中发布2025年半年报。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上半年虽大部分风电上市企业业绩表现不俗,但产业链上中下游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政策推进下的行业需求回暖带动了整体产业链的繁荣,但在技术迭代加速、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上游企业业绩爆发特征显著,中游制造业仍处于较为挣扎的状态,下游开发商集中亏损的现象则相对明显——这一格局既体现出风电产业对风资源的依赖,也反映出电价政策对新能源运营的深刻影响。

中游挣扎开拓

作为整个产业链中带动性最强的制造业环节,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风机中标量超过87GW,为2025年全年业绩稳定增长提供了正向支撑。

另一方面,风电行业“反内卷”已初见成效。2024年10月,国内整机企业在北京风能展期间签订《自律公约》,自发形成守护质量底线、维护合理价格的行业共识;同时,部分业主调整了“最低价中标”的招标规则,国家级重要会议也多次强调要防止、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招标需求回升的双重作用下,风机价格在2025年出现回升势头。

据国金证券统计,2025年1-7月国内陆风机组中标均价为1552元/kW,较2024年全年提升9%,陆风机组中标价格持续回暖。这一趋势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2025年上半年及全年的行业利润预期,也为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从实际业绩来看,整机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仍喜忧参半。北极星风力发电网通过研读多家企业报告推测,2025年上半年交付的订单中,有大量是2023年或2024年初风电行业“价格战”时期签订的——这些订单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严重挤压了整机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导致中游整机制造业利润调整周期较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关键挑战在于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投入。为适配风电市场“大型化”需求,整机企业需持续投入巨资研发新机型、调整技术路线。同时,海外市场是2025年整机企业的重点业务方向之一,而开拓海外市场的前期认证、渠道建设、本地化运营等环节均需高昂投入。综合来看,行业低价竞争的余波与国际市场开拓的压力,仍是国内整机企业面临的双重考验。

上游乘风而起

正如硬币的两面:风机大型化虽给整机制造环节带来了研发投资压力,但大型化风机的批量化应用,却为风电上游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收益。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数据,2024年全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达6052kW;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风电市场招标机型中,7.XMW-10MW区间的新项目占比约52%,其中10MW机型主要集中在“三北”中高风速地区。随着2025年10MW机组在“三北”区域进入批量化应用阶段,今年风机安装的平均功率等级将进一步拉高。

而风机大型化对设备可靠性、机组可利用率等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直接推动了对齿轮箱、轴承、锻件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性能与产品质量要求升级。在此背景下,具备强技术壁垒的龙头零部件企业,其产品溢价能力也随之提升——这正是风电上游企业上半年业务普遍增长的核心原因。

从多家轴承、铸件等零部件企业的半年报中可清晰看到,一方面,受益于风电市场需求回升,企业风电业务订单显著增加,产能利用率长期维持高位,规模效应充分显现;另一方面,在风机大型化带动核心零部件性能升级的趋势下,企业积极加速产品国产化进程,通过技术自主可控与产能释放获取更多订单,推动风电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此外,全球化布局也成为上游企业的重要增长点,在全球化认证与海外市场拓展的推动下,许多头部大部件企业(如塔筒企业)成功获得国际权威认证,进入全球供应链,率先享受到了海外市场更高的毛利率。例如,泰胜风能海外业务毛利率接近19%;大金重工2025年上半年出口海工业务发运量同比翻倍,出口业务收入占比接近80%(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收入规模同比增长近200%。

下游逆风前行

风电下游开发商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风资源禀赋与电力市场交易电价——“136号文”带来的新能源入市信号,已真实反映在上市企业的业绩中。

2021年,中国风电正式进入全面平价时代,补贴取消与电价下行导致依赖存量补贴的运营商收入减少,这已是行业共识。近两年来,随着新能源入市节奏加快,不少运营商表示,2025年上半年风电平均上网电价较2024年同期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包括风电市场交易规模扩大、平价项目占比提升及电力市场结构性调整等。

此外,“136号文”的发布及各省衔接方案的公布,意味着未来电价将呈现显著波动性特征——这一变化正在重构新能源投资逻辑,短期内项目收益稳定性下降,必然会对风电场开发节奏与电站收益水平产生影响。

同时,部分运营商采用“滚动开发”模式,即建成风电场后便出售,该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现金流,但也导致其在运电站规模下降,稳定的发电收入基础被削弱,最终引发发电收益减少的后果。

2025年上半年,风电上市企业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及出海提速的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交出了一份总体靓丽的答卷。值得肯定的是,全球能源转型与国内“双碳”目标带来的长期需求依然明确,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新型科技行业能源需求增长,也在持续推动风电装机需求提升。但行业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企业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市场份额与盈利水平,将是决定其能否实现“业绩长虹”的关键。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作者:冉小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同行评审濒临崩溃!一篇审稿报告... 新智元报道 编辑:英智 【新智元导读】一天近1000欧元的报酬,依然难以找到足够的专家来评审项目。...
大金重工:公司参与国内多个海上...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大金重工作为海风的出口龙头企业,在助力国家海洋经济方面有...
*ST海源上半年营收增近1倍 ... 8月30日,*ST海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
光伏“反内卷”喊得震天响,这些... 文 | 华夏能源网 当光伏“去产能、反内卷”从行业呼声上升到政府意志,产能扩张的惯性依然刹不住。 ...
融发核电:8月29日融资买入3... 证券之星消息,8月29日,融发核电(002366)融资买入3202.54万元,融资偿还4788.42...
华润电力旗下深圳燃料公司增资至...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润电燃料(深圳)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5亿人民币,...
大足:消防电力协同行动筑牢“防... 近日,大足区消防救援局、国网重庆大足供电公司来到棠香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宏善养老院和普洛斯物流园开展...
“智”领能源 “绿”动未来 中...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袁立朋)8月28日至29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华北石化公...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中国广... 图为中国广核旗下在建核电项目 2025年8月27日,核电巨头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核...
大金重工:积极参与日韩海上风电... 证券之星消息,大金重工(002487)08月3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