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强研发、重营销、轻资产”的经营战略
昱能科技始终将“强研发”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研发人员占比常年超过半数。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超过5,866万元,同比增加3.6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9.01%,体现出公司在行业逆周期下,坚持深耕主业,将资源集中于产品研发及核心技术,通过持续创新提升产品差异化和附加值,为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公司重视研发成果保护,新增申报知识产权17项,新增授权专利24项,累计知识产权共计212项。
“重营销”方面,昱能科技自2011年起,就开始了全球化业务布局,通过在全球各大应用市场组建当地服务团队,加强与当地客户的沟通和合作,依托本土化服务网络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助于公司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客户粘性。
同时,昱能科技延续“轻资产”模式发展,主要通过委外代工的形式进行产品生产,避免重资产扩产带来的资金压力和折旧负担,节约运营成本,并充分保持产品生产的灵活性及韧性,在多变的市场中能够实现快速反应。在上半年全球光伏行业承压的背景下,昱能科技的“轻资产”模式赋予公司及时调整生产节奏、优化资金配置的能力,将经营核心聚焦于技术创新与差异化产品,有效应对行业下行带来的挑战,并维持稳健的财务表现。
光储协同,AI赋能
在“强研发、重营销、轻资产”的战略指引下,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以微型逆变器为核心,实现了微光储、户用光储及工商业光储的三大业态联动。在阳台微光储市场,推出光储混合微型逆变器,为小规模分布式用户提供便捷的用电解决方案;在户用光储市场,推出单相及三相储能逆变器,覆盖多样化的家庭用电需求;在工商业光储场景,推出更大功率的光储产品,帮助工商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提升用电效率。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研发推出离网混合逆变器AHS系列,针对电网覆盖不足或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在断电时保障关键负载不断电,有效填补了在离网场景下的产品空白。
光伏进入高基数放缓期,储能赛道成长性凸显
在经历2021至2023年的高速扩张后,全球光伏新增进入高基数下的“放缓期”,以欧洲户用市场为代表,受到能源价格波动与政策退坡等影响,新增量明显收缩。然而,光伏作为全球能源转型核心的地位仍在,中国、印度、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正处于持续扩容,推动整体装机规模继续扩大。
相对而言,储能行业进入高速爆发期,成为能源转型中最具成长性的赛道之一。根据工商业储能绿皮书报告,2024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4.4GW/10.9GWh,容量同比增长44.56%;2025年,预计全球新增装机量达6.1GW/15.26GWh,增速达40%。分区域来看,欧洲因光伏配储成本下降,对工商业储能的需求逆势增长;亚非拉部分地区相对基础设施滞后、气候变化极端,需要大规模的离网及备用发电需求,叠加柴油运费较高,市场将目光转向光伏配储替代柴油发电,需求保持活跃。
2025年上半年,昱能科技紧跟需求变化趋势,持续深化新兴市场布局。一方面,公司的工商业储能产品已在德国、斯洛伐克等国实现销售,为下一步在欧洲市场全面拓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公司在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及墨西哥等亚非拉国家积极参展推广,全方位展示阳台、户用、工商业及离网场景的光储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了在新兴市场的品牌形象和渠道渗透。
从中长期看,全球“碳中和”发展主线不变,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整体装机需求依然具备长期向上的确定性。昱能科技将依托本土化团队巩固欧美市场,积极开拓亚非拉新兴市场。公司坚持“境内外市场双轮驱动、光储充一体化”的经营方针,与行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有望充分把握储能快速增长所释放的红利。
展望未来,昱能科技将继续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以稳定的产品性能赢得客户信赖,完善光储一体化产品矩阵,提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随着国内“反内卷”政策逐步见效,行业竞争逻辑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昱能科技的技术优势与全球化布局将得到进一步凸显,为未来成长积蓄动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周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