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创始人
2025-09-01 11:34:18

“十四五”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我国端牢能源饭碗,走出了一条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路,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

能源保障坚强有力 发展韧性全面提升

“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五年。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发电量的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应“量足价稳”。这五年,能源资源配置更优化,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有力带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也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王宏志表示:“总体看,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与韧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十四五”以来,我国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我国能源自主供应“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备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能源储备能力稳步提升,油气“全国一张网”加快形成,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建成一批省间电力互济工程和支撑性调节性电源,电力用户响应能力逐步释放。

夯实民生用能之基,满足民生用能之需。五年来,深化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升油气管网互联互通水平和管道运输效率,积极推进分布式新能源惠民开发利用。截至今年上半年,户用光伏装机约1.8亿千瓦,每年可以为农民增收约140亿元。

图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介绍,“十四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等外贸“新三样”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我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今年前7个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这些都充分说明新兴产业发展有效提升了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能源生产结构的绿色转型。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可再生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能源新业态投资持续向好,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基础设施、氢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逐步成为能源投资新的增长点。

风电光伏“主力军”作用愈发凸显,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相当于全社会用电量新增部分均通过“风吹、日晒”获得。

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电力市场深刻变革

“十四五”是能源改革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五年。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重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出台促进能源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有的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到20%,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指出,中国电力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核心任务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十四五”以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跨越和突破性进展——

逐步有序建立起一个品类多元、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从空间上看,有省内交易、也有省间交易;从时间上看,有年度、月度交易,也有日内、实时交易;从交易品种看,除基本的电能量,还有调峰、调频、备用这些辅助服务品种。今年还实现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真正让“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

电力市场规模实现量质齐升。“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的10.7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的40%提升到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市场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电侧和用户侧都积极进入市场,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图为珠江口西岸最大LNG接收站—中国海油金湾“绿能港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国际合作成果丰硕

“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挺进“千米深海”,这些“大国重器”彰显我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发展进入快车道,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万劲松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行业科技创新跑出了“加速度”,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我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核心技术装备“补短板、锻长板”。在核电、新能源、电网等重点领域已经实现国际领跑,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建设能源强国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

“十四五”以来,能源合作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转型共赢的新阶段。王宏志强调,我国持续擦亮“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色名片,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共同制定更有雄心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加强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的交流协作,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金重工:公司参与国内多个海上...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大金重工作为海风的出口龙头企业,在助力国家海洋经济方面有...
*ST海源上半年营收增近1倍 ... 8月30日,*ST海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
光伏“反内卷”喊得震天响,这些... 文 | 华夏能源网 当光伏“去产能、反内卷”从行业呼声上升到政府意志,产能扩张的惯性依然刹不住。 ...
融发核电:8月29日融资买入3... 证券之星消息,8月29日,融发核电(002366)融资买入3202.54万元,融资偿还4788.42...
华润电力旗下深圳燃料公司增资至...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润电燃料(深圳)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5亿人民币,...
大足:消防电力协同行动筑牢“防... 近日,大足区消防救援局、国网重庆大足供电公司来到棠香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宏善养老院和普洛斯物流园开展...
“智”领能源 “绿”动未来 中...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袁立朋)8月28日至29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华北石化公...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中国广... 图为中国广核旗下在建核电项目 2025年8月27日,核电巨头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核...
大金重工:积极参与日韩海上风电... 证券之星消息,大金重工(002487)08月3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大全能源盘中跌超11%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9月1日,大全能源(688303)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