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淄博市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新闻发布会召开,淄博海关、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正式发布淄博市2024 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0.5416kgCO₂/kWh(能量法)。
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指消耗单位电量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准确核算电力消费碳排放的关键参数。本次核算采用的原始数据涵盖了淄博市所有相关发电企业和供电线路,由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提供,采用了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自主研发的基于地理位置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GIS-LCA)先进方法和专业软件,其结果已经通过专家组专业评审,确保科学可靠。
我国各地市能源结构差异显著,国家或省级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难以精准反映地市碳排放实际情况。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即将实施背景下,出口欧盟企业面临电力碳排放申报不准问题,影响企业产品能否顺利进入欧盟市场,以及企业具体承担的碳成本,而单靠企业自身无法破解。此次发布后,更新、更准确地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相关企业填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报表,提供了更多选择。
电力消费是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本次发布的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引导高碳排放企业优化用电结构,推动绿色电力消费,向发电侧传递清晰低碳信号,激励电网绿色转型,加速电力系统脱碳进程;同时激励企业大力开展节能改造、工艺优化、能碳精细化管理和绿能生产,形成绿色低碳自我驱动的良好局面。政府相关部门可据此制定精准减排策略,构建碳排放因子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减排进度实时管控,形成“政府引领、企业参与”的协同减排新格局,助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本次核算采用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研究开发的GIS-LCA电碳精细化模型,兼具地域适用性与国际先进性,融合地理信息技术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契合我国空间发展不均衡的国情。该方法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兼容国际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ISO 14067)。GIS-LCA软件已获得德国TŰV莱茵国际权威认证,具备全球认可的基础。该工作不仅为地方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更为我国构建与国际接轨、自主可控的碳足迹核算体系提供了案例经验,有助于积极稳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也为我国应对ESPR、ESG等国际新型绿色贸易措施提供了有益探索,积累宝贵经验。
随着电力结构不断优化,淄博市将持续更新本地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同时,倡导更多城市参与本地化碳排放因子核算工作,鼓励更多行业开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更好服务广大企业,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新优势。
(新黄河客户端王跃海)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