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小娟 牛鞠榕 潍坊报道
9月29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潍坊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据了解,新能源具有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等优点。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项目建设等,全力推动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绿色动能。截至8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35万千瓦,居全省第2位,提前完成全市“十四五”新能源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的任务目标;1-8月,全市新能源发电量141.7亿千瓦时,可替代能耗425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0万吨;预计全年发电量将突破200亿千瓦时。
新能源发展基础较好
潍坊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30千瓦时/平方米,年发电量利用小时数(指光伏发电设备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小时数)1200小时左右。风资源丰富,全市年平均风速3米/秒,具有风速高、风功率密度大、切变小、风向集中的特点,其中北部地区100米高度风速可达7~7.5米/秒,年发电量利用小时数(指风电发电设备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小时数)可达2500-3200小时。生物质资源优质,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林木、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年可收集农作物秸秆总量约570万吨。地热资源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井口出水温度40-60摄氏度,开采条件便利。
潍坊先后编制出台了氢能产业、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储能产业等专项规划,明确了全市新能源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结合资源禀赋和规划布局,积极争取将潍坊市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海上风电、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等纳入了省级规划,科学有序地推进项目建设。
潍坊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的意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支持规范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可再生能源领域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在泰山、鸢都领军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
新能源重点领域成效明显
潍坊积极对接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开发重大布局,以北部盐碱滩涂地为重点,规划风光资源总装机容量1532万千瓦,纳入全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首批8个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全容量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40余万吨。3个项目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清单,总装机容量430万千瓦,正在加快建设中。13个项目、总装机容量608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列入省鲁北基地2025-2027年开发计划,努力打造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
截至8月底,全市光伏装机总容量1257.94万千瓦,稳居全省首位。坚持海陆并进,陆上光伏重点加快发展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鼓励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盐光互补、生态治理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光伏+”集中式电站。潍坊市9个县市区纳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创新打造的有关经验做法被广泛推广。光伏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东方钢管、山东朝日、龙光天旭等一批光伏、光热组件制造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截至8月底,全市风电装机容量247.27万千瓦,位居全省第3位。科学推进陆上风电开发,诸城、高密和滨海纳入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单位名单,数量全省最多。风电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拥有瑞其能、龙马风能装备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产品涵盖风机整机制造、塔筒等领域。
充分利用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有序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科学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利用。目前,全市建成运行垃圾、沼气、农林生物质等项目23个,装机容量30.5万千瓦。其中,已建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0个,年发电量9亿千瓦时。9个乡镇、45个村入选全省“百乡千村”绿色能源示范创建活动名单,通过生物质天然气(沼气)制取、光电光热利用、生物质颗粒采暖等方式,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用热、用气需求,打造养殖、清洁能源、高端农业一体化融合发展全产业链。
深入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围绕“制—输—用”三个环节,全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先后取得“非化工园区火电调峰制氢”“城镇输氢管道建设”“天然气掺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服务社区园区”四个方面的率先突破。
目前,拥有氢能企业30余家,涵盖氢源供应、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系统集成与测试等领域。全市推广燃料电池车辆470辆,建成加氢站7座,开通氢燃料电池公交运营专线18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累计运行里程和运送旅客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潍柴集团建成了万套级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奥扬科技高压车载储氢系统产销量和市占率国内领先,山东海氢能源拥有单槽最大产氢能力每小时2000立方米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豪迈科技实现加氢站用100兆帕氢气压缩机的自主研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国家、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1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4项,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潍坊。
新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有力
今年供电部门向省争取投资36.3亿元,持续建强电网架构,35千伏及以上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韩伍、弥河送出等10项工程投产。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20公里,新增改造配电变压器436台。为加快鲁北基地资源开发,规划了弥河站(寿光)、渔盐站(滨海)、峡山站(昌邑)三个500千伏变电站,目前弥河站已建成投运,渔盐站和峡山站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
积极谋划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市在建项目1个,即潍坊(临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81.2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2026年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27年全容量建成投运。临朐五井(120万千瓦)、青州庙子(100万千瓦)2个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已纳入国家抽水蓄能规划,正在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积极推进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等新型储能发展,建成投运储能电站项目21个、规模67.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5%;在建项目5个、规模68.5万千瓦。19个项目列入全省新型储能优选项目,数量居全省前列。液流储能电站列入国家级储能示范项目。全市拥有锂电储能企业19家,飞轮储能企业2家,液流电池企业2家。
积极构建以住宅小区和办公场所充电为主,商场、酒店、医疗机构等城市公共充换电为辅,高速服务区城际间快速充换电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94390台、同比增长86.8%,其中公共充电桩19469台、增长53.2%,居民充电桩74921台、增长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