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丛笑)今天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随后走低,沪指高开0.13%,深成指高开0.36%,创业板指高开0.58%。量能上,开盘20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5000亿,较昨日此时缩量超800亿,预计全天成交金额近2万亿。行业板块上,光伏、储能概念反复活跃,贵CPO概念震荡拉升,存储芯片概念反复活跃 ,超硬材料概念延续强势,而煤炭、保险、白酒等方向跌幅居前。
消息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将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北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的培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10日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到2035年,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机构观点方面,中信建投指出,2024年初我们明确提出供给受限的资源品牛市,2024和2025年得到印证,有色迎来波澜壮阔的行情,站在当下,2026年我们依然看好有色再进阶,维持牛市格局,2006年“眉飞色舞”需求终端指向“地产基建”,这一轮牛市需求终端指向“新质生产力”,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新质生产力牛市”,得益于我国的快速崛起以及巨大的产业优势,2026年新质生产力元素仍将维持牛市格局,供给的窘迫和需求的强势仍然是这一轮牛市的特点,AI和机器人新材料也将乘风而起迎来强成长周期。
长江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刘浪表示,核电产业值得关注。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需报国家审批(核准)的具有一定收益的铁路、核电、水电、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油气管道、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供水等领域项目,应专项论证民间资本参与的可行性,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专项说明。对具备条件的项目,民间资本持股比例可达10%以上。研究机构认为,核电产业链较长,且需求偏内需、有助于确保能源安全、核心设备也在陆续国产替代,多个环节均具备配置价值。目前主流的三代核电,单台机组投资约200亿元,按照单个核电站8台机组计算,一个核电站投资额高达1600亿元。从核电产业的上中下游来看,上游的铀矿、中游的核心设备国产替代、下游的核电运维和乏燃料处理等均具有投资机会。另外第四代核电、小型先进模块化多用途反应堆(SMR)和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将为核电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行情上,昨天市场全天呈现探底回升行情,市场整体的赚钱效应不俗,全市场超百股涨超9%。指数上,沪指沿5日线震荡上行,短线或仍存冲高动能;创业板指则相对较弱,在盘中回踩20日均线后,还是获得了一定的买盘支撑,震荡向上的中期结构也尚未遭到完全破坏;微盘股指数全天高开高走并续创历史新高,在临近年底市场流动性仍较紧。板块上来看,科技硬件方向出现明显回撤,尤其是当前美股相关核心龙头持续走弱的背景下,后续或大概率形成扰动,其中科技硬件或是其中之一。而低配方向如消费或迎来资金阶段的回补,这或是近期低位补涨的逻辑。操作上,把握节奏或是当前市场应对的关键。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