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能源强国目标聚力发力
创始人
2025-11-12 07:33:25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工作,强调“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任务,指明了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要顺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锚定能源强国目标,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抓手,大力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

建设能源强国的现实逻辑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强大的现代能源产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没有能源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更谈不上现代化强国建设。建设能源强国,既是应对国际能源形势变化所需,也是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一次能源转型都带来生产力大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18世纪,蒸汽机等重大发明的出现,使煤炭成为主要燃料,推动纺织、钢铁、机械等近代工业蓬勃发展,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推动石油逐步取代煤炭成为主导能源,催生了能源、汽车、通信等新工业部门,美国率先实现电气化,奠定世界领先地位。当前,人类社会正在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多能互补、系统集成的新型能源体系。在此过程中,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革命进程与世界能源转型同频共振,只有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能源体系变革,才能在国际格局深刻变动中掌握发展主动权。

这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产业规模巨大,在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就业吸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以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重要增长极。能源是工业的粮食,也是驱动产业升级的引擎,其供应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成本,直接决定着产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源转型关系着产业转型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因而,只有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动力。

这是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活动是当前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能源行业减排进程直接影响着碳达峰、碳中和整体进程,从传统高碳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转型是实现碳减排最重要、最有效的路径。为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元能源集成化、能源产销数智化,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建设能源强国任重道远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能源事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从量的层面看,2024年,能源生产总量约50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9.8%,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从质的层面看,我国能源供应体系更加完善,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能源市场建设更加规范有序。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大国,并具备了迈向能源强国的基础。

需要看到,建设能源强国是一个涵盖供应安全、科技实力、能源结构、治理能力等维度的系统工程,不能仅着眼于能源生产和消费等指标,需多维度全面发力。在供应安全保障方面,要建立自主可控、具有弹性韧性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确保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在科技创新引领方面,要实现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突破,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要推动生产方式根本性转变、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要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体系,持续提升能源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可以说,我国在上述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设能源强国任重道远。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发展实现质量效益的跃升,为建成能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叠加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形势中不确定性上升等因素,我们必须统筹能源发展和安全,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需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能源供应、安全与应急体系。夯实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全面加强煤炭全链条的清洁高效利用。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推进油气储备能力建设,聚焦深水、深层及低品位、非常规油气资源,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大力提升非化石能源供给规模,高质量推进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基地的集约布局与集群式开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强化源网荷储协同,全面提升电网的资源配置与智能调控能力,支撑新能源高比例可靠消纳。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持续增强海外资源供应能力。

抢占能源科技创新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世界能源技术取得巨大进步,为能源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优化提供可行性。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离不开前沿能源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发挥能源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需加快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生态。加强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集中力量突破油气、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的“卡脖子”环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企业的协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数智技术赋能能源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在能源规划、电网调度、故障预测、智能运维等全链条的应用,实现能源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清洁低碳是新型能源体系的显著特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打破环境资源束缚、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需统筹新能源发展与重点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供给比重,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确保到“十五五”时期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推动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和低碳转型,加快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提升终端用能设备的能效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健全碳排放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建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指标为重点,纳入能源结构、能耗强度、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推动能源转型进程。积极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全面普及节能理念和节能知识,推动全民持续增强节约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习惯。

健全能源治理体制机制。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离不开制度保障。只有将国家能源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法治化、制度化,不断提升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为能源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制度基础。需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规则间的衔接配套,创新大数据等监管手段,提升能源市场监管效能。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建设,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优化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和价格机制,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稳步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持续完善管网公平接入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能源技术创新。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充分运用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推动绿色能源合作与技术标准输出,引领全球能源体系变革。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胡森林 作者系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光伏+煤炭结合!光伏ETF(1... 截至2025年11月11日收盘,光伏ETF(159857)换手12.13%,成交3.32亿元,市场交...
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首超5... 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创造新纪录——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沟通会发布最新数据:20...
银河证券:建议关注可靠性、灵活... 银河证券指出,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
山东港口2025年绿电发电量突... 近日,山东港口2025年绿电发电量突破1亿度。1亿度绿电,意味着节约标准煤约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机制更完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作为首...
Altman支持的核电新星Ok... OpenAI CEO Sam Altman支持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核电龙头企业Oklo In...
中国新能源车试水日本“国民车”... 中国新能源车试水日本“国民车”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上,中国车企推出十余款新车...
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精细管理... ■记者 史超 通讯员 范晓远 今年以来,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坚持向精细管理要效益,扎实推进降本增...
10月以来融资资金加仓电力设备... 人民财讯11月12日电,10月以来,融资资金的持续涌入清晰勾勒出市场脉络,电力设备、电子和有色金属行...
锚定能源强国目标聚力发力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工作,强调“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