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新煤人”为能源行业“续航”
创始人
2025-11-22 07:33:05

张子亮在综合采集工作面测光缆损耗。受访者供图

刘永刚在集控中心操作台调度矿卡。受访者供图

百米矿井下有了“透视眼”,智能云端实时“排障”,运维系统为运输铺就“高速路”……在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的当下,一群懂技术、能攻关的“新煤人”正在描绘煤炭产业新图景。

以科技之眼给矿山“做体检”

清晨4点,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天荣公司物探队办公室的灯光已经亮起。队长刘博将最后一张探测成果图发送至矿方。屏幕上那些代表着风险的异常区坐标,是他和队员们几小时前在井下“泡”出来的。

煤矿物探的本质是给地下煤层“做体检”,通过捕捉地下的物理性质变化推断煤层的位置、厚度和结构,为后续生产“指路”。“如果没有先行探测,煤矿生产不仅低质低效,更会埋下安全及致灾隐患。”刘博介绍。

这份“体检报告”容不得半点马虎。在井下探巷时,巷道里的积水没过靴子,冰冷的水浸透裤腿,双脚早已麻木,他们却蹲在作业面,手持探测仪逐个核对测点,生怕错过一个信号。

这项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提升效率、节约成本,2019年乌海能源天荣公司物探队组建,改变了长期外委物探工作的局面。那一年,刘博作为核心成员加入团队,彼时团队仅有7人。

“当时我们就抱着说明书硬啃,在废弃巷道里反复练习,一遍不行就两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他记得第一次操作新设备时,数据处理总是出错,他们反复研究,改变参数试验,直到摸清规律。日复一日,他带领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用科技之眼“透视”地层奥秘,为矿山安全开采绘制“地图”。

2022年接任队长后,他采用“交叉作业、以干促学”的培养模式,让每个队员都成为物探、航测、三维扫描的“多面手”。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将零散的物探数据、地质资料、水文信息整合成精细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我们要把矿山的‘五脏六腑’都清楚地展现出来。”刘博说。

如今,这支队伍已累计完成物探工程量21万米、航测面积1800平方公里。

用数据守住“光”与“暖”

清晨6点,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石圪台煤矿智能运维队队长张子亮已经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屏幕上跳动的一行行数据,是井下每台设备的“健康报告”。他要逐一核对运行参数、信号强度,因为再微小的异常,都可能影响整个工作面的生产。

“我们的工作核心就是用智能化手段替代繁琐的体力劳动,让数据多跑路、让员工少跑腿。”在他看来,智能运维就像煤矿的“神经系统”,既要把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环境数据精准传递给地面“大脑”,同时也要将调度指令及时发送到井下各个环节,这不仅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动态实时信息,也为决策层制定科学方案筑牢数据基础。

今年迎峰度冬备战期,恰逢石圪台煤矿“搬家倒面”(将设备从老作业面迁移至新作业面)的关键时候。张子亮和团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新工作面的数据采集与传输部署。

为了赶工期,办公室成了他的另一个家,泡面和茶水是常伴的夜宵,有时刚眯一会儿,电脑就传来报警提示,张子亮始终紧绷着一根弦。多年“高强度模式”也让张子亮练就了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

“忙中有序是摔打出来的经验。”他回忆神东煤炭智能化建设初期的困境,“井下设备不兼容,数据标准不统一,采集来的数据传到地面根本没法用。”队员们也蒙,以前靠体力干活,现在要对着屏幕看数据,连按钮都不敢乱按。

那段时间,他带着团队“泡”在井下,一边跟着厂家技术员学操作,一边在班前会开“10分钟大讲堂”,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慢慢地,队伍从“依赖外援”变成了“自主运维”,成长为“懂技术的智能工匠”。如今,“地面规划割煤”“装备自动执行”和“面内无人作业”已成常态。

“在迎峰度冬的关键时期,多保障一小时生产,就能多供一批煤。”张子亮说,他们守着的不只是数据,更是千家万户的“光”和“暖”。

从方向盘到智控台的转型“驶”者

智能运维改变了生产流程,也革新了这些“乌金”的运输方式。

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集控中心操作台前,无人驾驶卡车远程接管员刘永刚盯着屏幕上的无人驾驶卡车轨迹图,轻点鼠标、微调摇杆,那台3层楼高的矿用卡车就在矿区蜿蜒的道路上精准穿梭。谁能想到,两年前的他,还在驾驶室里忍受颠簸,冬天寒风从缝隙里灌进来、夏天座椅烫得能烙饼,夜间作业时更是提心吊胆。

刘永刚曾是黑岱沟露天煤矿的一名卡车司机,手握方向盘在矿上工作了整整20年。刚转岗时,面对布满显示屏的操控台,他心里十分没底。“怕学不会,拖了智能化的后腿。”

于是,他索性把工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技术员的办公室成了他的“第二工位”,遇到不懂的就追着问。厚厚的笔记,记满了系统参数和操作要点,空白处贴着不同工况的示意图,书页边缘被翻得卷了边。为了练手感,他在模拟系统上反复操作,直到手指形成“肌肉记忆”。

2024年,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他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拿下了矿山生产集控员比赛冠军。“远程操控有网络延时,得提前预判,盯着地图看轨迹,一点偏差都不能有。”说起经验,他颇有心得,“没别的,就是多练、多琢磨。”

现在的刘永刚,能同时监控多台矿卡运行,处理突发情况得心应手。看着满载岩石的无人驾驶矿卡驶向排土场,刘永刚站在集控中心望着作业面,心里满是感慨:“从方向盘到操作台,我赶上了好时候,也要对得起这份变化。”

从科技生产到绿色发展,在能源革命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浪潮下,这群有着无限热情与能量的“新煤人”正在经历和推动行业“智”变,他们是变革的见证者,更是为能源行业“续航”的践行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昕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22日 04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群“新煤人”为能源行业“续航... 张子亮在综合采集工作面测光缆损耗。受访者供图 刘永刚在集控中心操作台调度矿卡。受访者供图 百米矿井...
河北博舟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河北博舟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纪瑞仙,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经...
东营可再生能源装机破千万千瓦 ... 来源:《东营新闻联播》 关注东烽财经公众号 掌握最新财经动向 本报法律顾问:山东汇研律师事务所 王读...
上海袁晟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袁晟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梅,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经营范...
中广核电力(01816.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1日南向资金增持693.4万股中广核电力(01816.HK)。近5个交易日中,...
协鑫新能源(00451.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1日南向资金减持1387.0股协鑫新能源(00451.HK)。近5个交易日中,...
从D9到N8L,腾势展示新能源... 在近日开幕的广州国际车展上,腾势汽车携旗下多款车型参展,其中包括首次在国际车展亮相的腾势N8L、即将...
重塑能源(02570.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1日南向资金增持23.86万股重塑能源(02570.HK)。近5个交易日中,获...
淮河能源:拟发行32.81亿股... 淮河能源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淮河能...
淮河能源发行32.81亿股股份... 11月21日,淮河能源(600575.SH)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