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核电基地” 到 “共富引擎”:中广核宁德核电的多维进阶
创始人
2025-06-01 00:01:20

5月底,福建宁德晴川湾与太姥山交织的山海间,中广核宁德核电二期工程正 “拔节生长”——5号机组核岛轮廓初现,反应堆厂房内壳第5层施工繁忙;相邻的6号机组同步推进开工前准备工作,施工现场与碧海青山相映成景。5月29日,“中广核・青山绿水行” 第二期活动记者走进核电基地,实地探访这座 “山海核电站” 如何以创新为核、以绿色为底、以共享为脉,在闽东大地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近200亩的白茶茶园一角

创新驱动:技术突破与数字转型双轮赋能

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化的重要阵地,宁德核电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一期工程实施 “18个月换料” 等16项重大技术改进,自主化全范围模拟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管道自动焊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项目综合国产化率达80%,为我国核电产业链自主化奠定关键基石。二期工程更进一步,系统应用27项先进建造技术与130项微创小改,从工艺革新中挖掘效率提升空间。

在数字化浪潮中,宁德核电搭建 “宁核平行系统”,整合设备数据、巡检信息等多源数据,实现运维管理智能化;2022年引入AR 智能头盔,通过衍射光波导技术实现 “作业即记录”,覆盖巡检、维修等五大场景,减少签字时间超50%、提升效率25%,并与外部科技企业合作破解复杂场景难题,让 “智慧核电” 从理念变为现实。

协调发展:核电引擎激活区域经济脉络

从 “核电基地” 到 “经济支柱”,宁德核电深度融入地方发展肌理。作为福建省首个投产的核电站,其一期工程总投资超500亿元,拉动关联产业投资4-5倍,年营收占福鼎市GDP约1/4,成为闽东地区稳定供电的 “压舱石” 与经济增长的 “动力源”。通过优先使用当地资源开展征地征海、土建施工,基地内常驻配套承包商超 40家,与地方企业签订合同超300份、金额达5亿余元,形成 “核电经济圈”,带动交通、服务、物资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远眺宁德核电基地

一条进厂路,激活一座城。核电厂专用道路在沈海高速开设的柏洋互通口,不仅便利了周边群众出行,更拉动文渡和柏洋工业园区发展,让 “交通线” 成为 “经济线”,为区域工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绿色发展核岛与茶园共生的生态哲学

在太姥山下,宁德核电演绎着 “工业与生态共舞” 的独特范式。厂区内保留近200亩白茶茶园,全球首创“核电 + 茶园”共生模式,并协助成立荣发公司,将茶园维护、茶叶制作等工作交由当地村民负责,年带动增收超百万元的同时,打造出 “核电绿” 与 “茶田青” 交织的生态景观,一期工程获评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

截至目前,宁德核电累计上网绿电超 3000 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 9300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6 亿吨,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煤电,为 “双碳” 战略提供了核电解决方案。

共享发展:从 “输血” 到 “造血” 的乡村蝶变

柏洋村,一面 “脱贫攻坚感恩墙” 记录着核电与乡村的共生故事。这个曾负债43万元的 “赤贫村”,依托核电建设机遇,通过承接配套工程、合资兴建 “永和苑” 宿舍、开发文旅项目等 “造血” 举措,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7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2807元,跻身“全国文明村镇”,实现从“穷山沟”到“明星村”的跨越。

一海之隔的渔井村,则在核电驻村书记的引领下重塑发展逻辑。环海路升级为 “爱情线”,石头房变身特色民宿,废渔网串起网红打卡点,2024年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破百万,2025年“五一”旅游创收达600万元,完成从 “渔家乐” 到 “渔景村” 的华丽转身。

从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帮扶霞浦县南塘村14户贫困户全脱贫,到为当地提供超2000个长期就业岗位、高峰期近2万建设人员激活周边服务业,宁德核电将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让 “核电温度” 触达山海间的每一个角落。

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刘澄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海达:积极参与“能源+北斗”... 证券之星消息,中海达(300177)09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
189.2亿!金风科技拟投建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9月10日,金风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订《风电制氢...
中国中煤在云南普洱成立新能源公... 人民财讯9月11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煤普洱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240万元,经营...
太仓祥锐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太仓祥锐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顾建怀,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运达股份:已在大连太平湾、温州... 证券之星消息,运达股份(300772)09月1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以“AI+”消除新能源“成长的...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8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1.7...
充电桩+产业链:遵义“双轮驱动... 9月3日,走进位于遵义高新区的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火力全开。原材料...
新能源车可以轻松涉深水吗 无论在行驶中还是停放状态,一旦发现涉水危险迹象,如水位迅速上涨、车门难以打开,应第一时间破窗或开门逃...
【能源广角】光伏业反内卷向外延... 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光伏作为绿色能源的主力军,承载着人类对可持续未来的厚望。中国光伏更凭借强大的制造...
山西光伏产品走俏40余个国家 近日,从太原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我省光伏产品出口11.2亿元,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2.7%,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