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报道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宣布工程正式开工。这个工程阻力一直很大,西方多年舆论施压抹黑,印度也总是激烈反对。但这次印度官方态度比较温和,可能是见木已成舟,不想因为此事影响中印关系缓和的势头。不过印度国内舆情仍然是群情激愤,又开始抹黑中国制造“水炸弹”。印度有点太高看自己,真要对付他还需要搞这些吗?打它的难度不比修水电站简单多了?国内也有不少人分析这个工程,认为是来对付印度的,或者针对谁,不要把国家眼界格局想得太窄。
为什么我们要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建水电工程?
雅鲁藏布江年径流量超1400亿立方米,下游大拐弯处200公里落差达2300米,可想其蕴藏的力量有多磅礴,水电资源是世界顶级的,理论水电储量1.1亿千瓦,达到全国五分之一,但开发率却不足0.5%,那岂不是很可惜?目前该工程规划装机6000万千瓦,三峡已经是旷世工程了,但这是三峡的3倍,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1.2亿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想想将会带来多大的环保效益。同时工程还包括守护生物多样性的设计,以及跨境水文协调,实时监测水文地质数据,给下游国家分享水文数据,预防洪涝灾害。从这也能看出,西方说不环保、破坏生态,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
该工程将创造20万就业岗位,盘活地产基建行业,而且各种工程技术突破将会外溢到航天、海洋等工程,加速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推动全国产业升级。建成后充沛的电力,将会盘活整个西南经济,缓解东部煤电压力。中国作为贫油国,要转向制造强国必须得有稳定、自主的能源供应。
雄伟的工程规划,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该项目施工难度前所未有。
1,强震威胁和地质难度。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核心区,抗震烈度需达9度,远超三峡工程的标准。深埋隧洞需穿越5条区域性地质断裂带,施工中岩爆、高地温(超70℃)风险极高。这里也是全球地质灾害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而且该地泥石流频发、高寒缺氧,对施工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2,极限地形约束。大拐弯段50公里内天然落差达2230米,但河道弯曲率高达90%,需采用“截弯取直”方案挖掘30公里超深埋隧洞群,最大需要埋深2400米,隧洞承受水压超100兆帕,而普通水电站只要20-30兆帕。
3.突破人类工程难度极限。
首先是抗灾材料:针对极寒环境,研发出新型抗冻混凝土,抗冻融循环能力从传统50次提升至800次。还要利用地热动态调节坝体温度,确保混凝土核心温度始终处于-5℃~15℃安全区间。
其次,特制的超级装备。需要定制的高原盾构机,实现边掘进边加固,在9度震区保障施工安全。还要配备百万千瓦水轮机,抵御500米级水头冲击。最后就是输电技术,电力需要跨越3000公里输送至华南,而且还要控制损耗率在0.5%之内。这些几乎是都是世界工程难题,肯定要突破现有技术障碍。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
中国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准备,包括前期勘测、可行性研究,以及配套交通设施等,目前川藏铁路和派墨公路都在建设中,墨脱县周边也在为大规模施工队伍入驻做准备。既然我们开工了,说明这事一定会办成。正如修建川藏公路时喊出的那句气势磅礴的口号,“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这是生态工程、绿色转型工程、能源工程、民生工程、国家安全工程,更是托举国运的超级工程。
上一篇:经济日报:新能源车下乡要适配当地
下一篇:贵州首趟光伏玻璃定制专列首发